您的位置:首页 / 校友风采

李铮友

2022-04-11  阅读数:7533 

校友简介

最早提出的粳稻高产株型育种模式为云南粳稻品种改良奠定了基础,育成的粳稻品种和滇粳杂交稻先后创造了水稻单产世界纪录。

校友会图片.png


在滇型杂交水稻50年暨杂交粳稻合作论坛现场,一个坐着轮椅的老人被缓缓地推到主席台上,台下立刻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李铮友,我国滇型杂交水稻育种研究创始人,云南水稻杂交育种研究重要奠基人”的字幕出现在会场的大屏幕上。

整个论坛的氛围,也因这位“笑在稻花飘香时”的滇杂创始人的到来,而变得格外祥和且振奋人心。

“1969年,李铮友教授育成我国第一个水稻不育系——用‘红帽缨’品种作保持系的滇Ⅰ型不育系。”“1973年,选育出‘滇型’杂交水稻。这是我国首次实现杂交粳稻三系配套,是继袁隆平湖南籼型’三系’成功后的又一重大成果。”

主持人简明扼要地介绍着李铮友的研究成果及对杂交水稻选育的突出贡献。介绍语不长,但“李铮友滇杂创始人”的信息却深深地印在了每位与会者的心里,特别是那些年轻的参会者和自愿者。激动、振奋,雷鸣般的掌声过后,会场马上安静下来。

李铮友静静地坐在那里,聚精会神地聆听与会专家学者的成果报告或介绍,不时轻轻地为他们鼓掌。他显然已经很疲惫,但脸上始终挂着微笑。

走近李老

     想了解他,靠近他,却只能挤在摄影记者堆里同他们手中的镜头一起仔细端详眼前这位慈祥的老人。


校友会图片.png

他微笑着,讲话的声音很低很低,低到不忍打搅到他。

好奇心,使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了李铮友回忆录《笑在稻花飘香时》。

“蓦然间,不敢相信自己已是年近八旬的耄耋老人了,看着青春年少时的照片,再俯视这镜中的自己,俨然祖孙两代,竟不敢相信岁月已把我改造得面目全非。……竟然变成了眼前这个举步维艰、口謇目滞的老人了……”

自序首页的文字映入眼帘,一页页往后翻阅,李铮友的故事开始在脑海中勾画成形。

故乡、成长经历、履职情况、育成我国第一个水稻雄性不育系、三系配套及滇型株型育种等都做了详细地记录。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自1965年李铮友在保山发现水稻雄性低不育株,便在全国率先开展了粳型杂交水稻的研究,组建了我国第一个粳型杂交水稻研究协作组。

至此,他研究滇杂的征途正式开启。可喜的是,1969年育成我国第一个水稻雄性不育系——“滇1型”粳稻红帽缨不育系,后来相继育成“滇2型”至“滇10型”细胞质源不育系。

在1973年实现粳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建立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滇型杂交水稻技术体系,并用于培育甬优和津优粳杂系列。

 育成的滇杂系列组合(品种),是目前云南杂交粳稻的主推品种,推广应用已覆盖云南及周边省份的主要粳稻区。

更值得一提的是,他最早提出的粳稻高产株型育种模式为云南粳稻品种改良奠定了基础,育成的粳稻品种和滇粳杂交稻先后创造了水稻单产世界纪录。

同时,李铮友改造了云南地方传统软米品种,育成一批云南名特优籼型香软米品种,如:“滇屯502”“滇陇201”“滇瑞408”等。

据了解,这些香软米品种在省内外已大面积推广应用,至今仍是云南特优香软米品牌“遮放贡米”等的主要原料品种。

认识“滇杂”

校友会图片.png

“以前大家都觉得云南气候差、水稻产量低,李铮友老师的‘滇榆1号’出来后,大家都为它的高产吃惊。”说起云南的水稻,云南农业大学稻作研究所教授、“滇杂”团队的谭学林感慨万千。

而今,滇型杂交水稻的研究已有50年。50年来,由李铮友带领的“滇杂”团队已先后承担了上百项国家级、省部级杂交水稻育种及应用基础研究基金项目。

据了解,“滇杂”团队育成的水稻品种先后在生产上得到应用,并且收益显著。其中,2002年“滇杂31”“滇杂32”两个品种累计示范推广350万亩、其它组合300余万亩,每亩增产10%。

2012年在云南西双版纳州连片示范种植的200亩“滇杂35号”,表现出抗逆性强、生育期适中、品质好,亩产在699到808千克之间,高于同期早籼稻亩产390千克产量。

“李铮友教授及其团队,创建了滇型杂交水稻育种技术体系,开创了中国杂交粳稻的发展事业。”作为水稻研究领域的战友,谢华安院士对李铮友及其团队培育的“滇杂”给予了高度评价。

谢华安介绍,杂交粳稻蛋白质含量高、口感好、亩产高、抗旱性强,可以作为旱稻、晚稻种植,是农民丰产增收的首选。

“充分利用作物杂种优势,是提高单产、增加粮食总量的重要手段,是从源头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张玉明介绍,水稻杂种优势的成功利用,使中国实现了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1%的人口。

显然,滇型杂交粳稻不但为我国杂交水稻的发展及云南水稻科技的进步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还为我国的粮食增产增收提供了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