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07 阅读数:5609
他从事小麦育种工作40余年,是国内颇有影响的小麦育种专家;他40年如一日,扎根于宁夏引黄灌区,从未离开过小麦育种,为宁夏培育出一个又一个优良新品种;他先后用杂交育种和辐射育种等方法培育出“争天”、“斗地”、“劲麦”、“高丰”、“连丰”和“宏图”等新品种19个,同时引种成功“阿勃”、“墨卡”、“南大2419”等国内外优良品种8个,实现了宁夏引黄灌区小麦品种的3次更新,克服了严重阻碍我区农产量提高的倒伏、锈病和黑穗病等农作物病虫害,促使全区小麦单产量由上世纪50年代初期的每亩80公斤提高至80年代初期的300公斤。1978年,他出席了全国科学大会;他培育的“斗地1号”、“阿玉2号”获科学大会奖。
他就是来自云南丽江古城、玉龙雪山下的纳西族农业科学家——赵仲修。
当记者试图联系赵仲修时,却得知他已于去年回家乡丽江市颐养天年。记者遂与他的儿子取得了联系,由他为我们回忆了赵仲修醉心于宁夏小麦育种事业的40年人生。
儿子记忆中的父亲,是一个“工作狂”。小时候,他似乎总看到父亲在麦田里忙碌地工作。每个夏日的傍晚,太阳退去了余热,他和小伙伴在玩耍,农民们也在各家歇凉,只有他的父亲还在麦田里给一棵棵麦苗绑着标签,以便定期观察;而父亲不去麦田的傍晚,则坐在桌前埋头写论文,神情依然是那么专注。正是这样的专心致志,让赵仲修在宁夏数十年如一日,心无旁骛地培育小麦新品种,不断发现新问题,不断取得新成绩。
1929年5月,赵仲修出生于云南丽江古城一个明代纳西土司衙署——木府旁那著名的“三眼井”边走茶马古道、设分号于印度加尔各答的商业世家。
家境优越的赵仲修,在少年时代酷爱读书,缘于受到邻里纳西学子——留法巴黎学士、我国著名数学家熊庆来的密友李汝哲的影响,加之当地纳西人普遍接受了汉文化,尊重知识,尊重读书人蔚然成风。有一年,丽江发生大旱,山区农民颗粒无收。古城的商人自发组织救济队,做稀饭接济闹饥荒的山民。孩童时代的赵仲修看到这一幕,体会到粮食对人的重要,暗下决心:长大了做一个农业专家,让农民都吃饱肚子,不受饥饿的煎熬。勤奋的他终于如愿以偿,考上了云南大学农学系。
1951年,赵仲修从云南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对他来说是那么遥远的宁夏。离开了被称为“世外桃源”、“东方小瑞士”的丽江古城和玉龙雪山,他毅然来到了宁夏,在省政府农业农村厅当一名技术员。然而,一心想要学有所成的他,不愿待在省城银川,1952年2月,他主动要求下基层,到宁夏省农事试验场(宁夏王太堡农业试验场及宁夏农科院农作物研究所前身),开始了小麦育种工作。
上世纪50年代初期,刚来到宁夏的赵仲修看到,宁夏引黄灌区仍在种植火麦、毛火麦、山麦、白秃子、红秃子、小红秃子、大青芒和五爪龙等既古老又低产的本地小麦品种。这些品种虽然生长繁茂,且抗旱耐瘠,但长出的麦穗小,感染病虫害严重,秆高(株高110厘米-130厘米)易倒伏,每亩只有49.5公斤的收成。为什么这么低产?纳西小伙子在思考,在观察,在调查研究。
夏日,他在麦田里走着,双眼不离麦子,铁锈般的麦锈病孢子和炭末样的黑穗病孢子粘满了他的全身。太阳落山了,夜幕降临了,农民收工回家了,他还钻在田里睁大眼睛观察着小麦的生长变化。他的脸上、身上不断被蚊虫叮咬,奇痒难忍,常被抓出血来;风来了,雨来了,风雨把农民赶回家了,他却没有离开麦田,还在观察小麦的抗倒伏性;在天寒地冻的冬天,他怕双脚受冻,耽误了小麦研究工作,便穿着鞋子睡觉。
在麦田里度过的酷暑和严冬,让赵仲修终于发现了宁夏小麦种子的病根:小麦扬花灌浆时节,剥开麦穗,吸浆虫幼虫比比皆是,最多的一粒麦子上有18只!是它们正在拼命吸食麦子的营养。麦收时节,麦田上空飞扬着浓密的锈病孢子,宛若麦田在熊熊燃烧。他还在麦田里发现了线虫病穗。难怪麦棵长得那么细高,那么弱不禁风!
他无数次变成“落汤鸡”,却发现了小麦倒伏的根本原因:除了麦棵细高,下雨之后,麦芒上附着成串的雨珠,使小麦经不住重负而垂下去,继而使麦秆倒伏在地。
只有除掉这些病根,才能提高产量!而“治病”的方法,已经在他的脑海里形成,那就是培育出一种既能抗病虫害,又能抗倒伏,且对肥效反应良好的新品种。
1953年,是赵仲修来到宁夏的第三个年头。他从选种开始杂交育种,他认为这是“引种的延伸和提高”,采用把双亲的优良性状结合在一起,并且常常出现超亲性状,育成前所未有的新品种。
麦芒易倒伏,是否因其附着雨水?还是其他原因在作祟?1956年,赵仲修种了一小区长芒的品种磨坝等小麦,抽穗时,他将半小区小麦“剃光了头”,结果,没剪麦芒的小麦在伴有3级风的一场8毫米的雨水中,全部倒伏,而经他“剃了头”的小麦则安然无恙。他及时用广口瓶套住了麦穗,剪下样品进行测量。重量的悬殊使他更确立了附有雨水的麦芒是倒伏的决定因素。
他为了获得抗倒伏的优良品种,对一批抗倒伏和易倒伏的品种进行了形态特征的观察比对。他发现,抗倒伏的品种应该具有五个方面的特征:一是株矮、节间短,二是节鼓大,三是叶鞘厚实,四是叶旗着生的部位低,五是大都无芒。这种麦子栽种以后,亩产达400至500公斤,也不会有倒伏现象。
经过一次次试验,一次次观察,一次次对比,使赵仲修获得了科学技术和实际经验,他写下了《抗倒伏品种的形态特征及其选育》、《宁夏引黄灌区小麦育种与栽培技术》一书和《抗倒伏小麦品种的形态特征及其选育》、《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育种目标与途径》、《宁夏引黄灌区小麦育种今昔》等50多篇有关提高小麦产量的论文。1981年他被聘为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
尽管受到三年困难时期和“文革”的影响,但赵仲修并没有放弃心中的育种梦想——优选优育,好中挑好,培育出适应宁夏的小麦理想品种!
他在当时恶劣的气候环境中,培育出“斗地1号”,成为宁夏第一个春小麦专家品种,同时完成了宁夏春小麦品种的第三次更新!这是个杆粗无芒,抗倒伏力强,饱含着赵仲修心血与汗水的新品种,一般亩产达300公斤至400公斤,高产达400公斤至500公斤。
如果说1953年,赵仲修在宁夏开始的杂交育种是引种的延伸提高,育出宁夏前所未有的小麦新品种,那么,1961年,他育成的84—17和85—3;1966年至1968年间,育成的阿玉1号、阿玉2号、斗地1号、斗地2号、争天1号、争天2号、劲麦1号、劲麦2号、宏图、高丰和连丰等11个新品种,更是宁夏小麦好上加好的新品种;1976年,他育成宁春304和宁春609;其后,他又相继育成宁春1号、宁春7号和宁春14号等优良品种,先后提供生产应用,普遍抗倒、抗病,增产显著。
他先后杂交育成的这些小麦新品种,通过实际种植,普遍具有抗倒伏性强,无黑穗病、条锈病、散黑穗病、腥黑穗病、线虫病等特点,穗大粒多粒重——千粒重达50克以上,实现了万粒斤的理想。亩产一般可达300公斤至400公斤,最高可达500公斤,成为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期宁夏小麦的主要栽种品种。1993年,种植面积达150万亩,1993年,种植面积达150万亩,亩产达334公斤。
在赵仲修的努力下,共完成了宁夏小麦品种的3次更新。每次品种的更新可使小麦单产提高10%—15%,在良好栽培技术的配合下,使小麦单产从上世纪50年代初期的100公斤—150公斤,上升到80年代中期的350公斤—400公斤,小面积的丰产超过500公斤。
为了后继有人,赵仲修还培养出两个宁夏科技新人,在他的悉心指导下,他们培育出了“优良4号”,实现了引黄灌区小麦专家品种的第四次更新。
在宁夏研究小麦育种的40年间,赵仲修仅回过两次他那魂牵梦萦的丽江古城老家,与思念不尽的母亲仅见过一面,便成永诀;儿子上学时填写入学登记表时,他记不清儿子的出生年月,在他的心里,种子超过了儿子的位置。
赵仲修,1929年出生在云南省丽江县大研镇光碧村,纳西族,研究员,中共党员。1947年毕业于云南省立丽江中学。1951年毕业于云南大学农学院农学系,1952年至1991年在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工作,曾任小麦研究室主任多年,任宁夏政协委员和宁夏农学会理事等职。他还是全国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劳动模范,国家科学大会奖获得者,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978年—1987年间先后当选并连任自治区第四、第五届人大代表,第五、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1988年任自治区第五届政协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