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07 阅读数:6981
校友故事
邓有成,男,汉族,1927年出生,云南省腾冲县人,华侨,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水稻育种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获全国归侨、侨眷先进分子、全国优秀归侨、侨眷知识分子、全国先进工作者、云南省劳动模范、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专业技术人才等荣誉称号和奖励。
邓有成
一颗赤子心只为报国
1927年,邓有成出生于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县。年幼父母双亡,跟随叔父一家一路辗转前往缅甸的曼德勒、印度的加尔各达等地谋生。当时的世界正笼罩在法西斯势力日益扩张的阴影之中,东南亚国家也正处在日本侵略者肆意掠夺和侵占他国领土的战乱时期。邓有成耳闻目睹了日本侵略者穷凶极恶的暴行,在颠沛流离的战乱之中萌发出了对和平世界的向往和对反法西斯战争早日胜利的强烈期盼。后来,饱受背井离乡之苦的邓有成跟随叔父和婶婶回到故乡,并在叔父及其他亲戚的帮助下在昆明念中学。在此期间,他热情激昂地参加了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一二·一”学生运动以及反美、反饥饿、反迫害等爱国运动,接受了先进革命思想的熏陶,坚定了正义的中国革命事业必将取得胜利的信念。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跨入了建设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时代。邓有成和他的同伴们进入云南大学农学系学习,获得了接受高等教育的宝贵机会。对于邓有成而言,大学时光是伴随着日出日落的勤学苦读度过的。他深埋于专业课本和实验室,立志要学有所成,学以致用,报效祖国,服务同胞。1955年,邓有成从云南大学农学系顺利毕业。在毕业就业意向志愿书上,他毫不犹豫地写下了“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的慷慨之词。之后,他被分配到楚雄农科所工作,直到1995年退休。这一干就是五十多年。
一颗坚强心只为水稻田
当时的楚雄和全国各地一样正处于战后恢复家园、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阶段。农业生产水平极为低下,交通条件极其落后,人民生活比较贫困是这一时期楚雄经济发展的客观现实。面对此情此景,作为一名拥有农学方面专业理论知识的科技工作者,邓有成清楚地知道,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基础产业,而农业经济建设中粮食的生产又是农业经济发展中基础的基础,关键的关键。水稻是楚雄彝州的主要粮食作物。长期以来制约水稻增产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水稻品种的老化,严重阻碍了单产的提高。邓有成清楚地认识到,水稻新品种的选育和更换成了楚雄粮食生产再上新台阶的首要难题。由于当时各方面技术较为落后,要选育出优良的品种面临的技术障碍极大,但邓有成坚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他把献身农业科技,知难而进,选育和开发耐肥、抗倒、抗病、耐寒、高产的水稻新品种作为毕生为之奉献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
为已确定的奋斗目标坚定不移地开拓前进,这是几十年来邓有成在水稻新品种引进和选育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的先决条件之一。作为楚雄彝州水稻新品种引进和选育工作的开拓者,他义无反顾地奋斗于农业科学研究工作第一线,为楚雄彝州农业经济的发展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他的人生旅途中,特别是在50、60年代时期,可以选择并能成功的道路有许多条。1960年,远在国外的叔父作为缅甸华侨代表团的团长回到国内观光时,与当时患病初愈、面黄肌瘦的邓有成在昆明相聚。分别多年,看到在人生道路中艰难跋涉的侄子,婶婶竭力动员他到缅甸去过舒适安稳的日子。他婉言谢绝,毅然留在楚雄。1962年,婶婶再度回国探亲,再次极力劝说他去缅甸,并为他指出了几条可以选择的奋斗之路,比如可以在缅甸利用已有资源经商,也可以去华侨中学任教过平静的生活。但他坚持认为,自己是党和人民培养的科技工作者,祖国的经济建设正逐步走向繁荣,彝州农业的发展需要他,自己的事业理应扎根于祖国,自己的人生价值应当在自己的祖国得以实现。在国内从事水稻科学研究工作,物质生活上可能趋于清贫,但在精神和事业上他能成为一个富有的人。就这样,他再次谢绝叔父和婶婶的婉言相劝而留在了楚雄。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66年,正当他踌躇满志走向自己科研工作的美好未来时,却遭遇到了人生的重大坎坷。这一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这位有海外关系的科技工作者转眼之间被扣上了“黑帮”、“里通外国”的帽子,被关进了“牛棚”。在这善恶颠倒、是非曲直难辨的混乱年代,无情的殴打批斗,强迫性的劳动改造使他本已虚弱多病的身体遭受了很大的摧残。此时的他已毫无人身自由。“牛棚”里的艰苦日子对一个意志脆弱的人来说,或许是会让他完全丧失生活信念,但邓有成并不属于这一类人。在那些日子里,即使身体已极度虚弱,他仍然坚信真理永存,一定能够等到党和人民为自己明辨是非。在“牛棚”里,他千方百计找来了《毛泽东选集》进行系统、深刻、全面的学习,更加坚定了重新回到自己奋斗多年的工作岗位上,为农业科技事业的发展再作贡献的信念和决心。1967年,被“宽大处理”的邓有成从“牛棚”中解放出来,他首先想到的是早日回到水稻育种工作中去。而此时文化大革命的浪潮远未结束,依然波及到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楚雄的派系斗争十分突出,严重干扰着各项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农业科研工作也因此而无法正常开展。他回到原来选定的育种点,清理了稻种,收拾好行李,带着三位同事把育种点迁到更具代表性的武定县高桥乡重新开辟试验基地。不久,三位同事因为出差和其它原因先后回到了楚雄,人烟稀少的高桥试验基地仅留下了孤独的邓有成一人。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中,如果是一个不甘清贫,无法忍受孤寂,没有知难而进精神的人,恐怕早已遇难而退打道回府了,水稻育种工作也早已半途而废,前功尽弃。但面对彝州农业经济发展急需解决的科技难题,邓有成没有退缩,他追求的是勇挑重但,努力工作的科学研究之路。他为楚雄彝州奉献的不仅是个人的聪明才智,还有为农业发展贡献毕生精力的非凡毅力和一片拳拳的赤子之情。
一颗耕耘心终结硕果
从1955年云南大学农学系毕业,1956年去到楚雄工作,邓有成在楚雄这块土地上辛勤探索,走过了人生中的四十个春秋。四十年的时光在亿万年的历史长河中仅是弹指一瞬,但对于一个热爱生命,为人民服务尽心尽力勤奋工作的农业科技工作者来说是播下希望的种子并辛勤耕耘,然后品尝秋天累累硕果的绚丽人生。四十年来,邓有成一心倾注于水稻新品种的引进、改良、选育的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事业。
从1960年开始,邓有成主持和参与了“台北八号”、“西南175”水稻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使彝州率先在全省实现了中海拔稻区籼稻改粳稻,高秆变矮秆的历史性变革,从而初步解决了彝州因品种老化而严重制约水稻生产进一步发展的问题。从1960年到1966年,全州推广种植“台北八号”面积达78万亩,占全州水稻面积的50%。此后,他又针对彝州30万亩冷凉田仍沿用秆高、不耐肥、抗病性弱、单产潜力小的“武定大红谷”等老品种的实际,全面分析了冷凉稻区水稻生产的发展前景后,毅然走上了水稻新品种育种之路。他在这条充满艰辛与困难的育种路上,经历了十年动乱、交通落后徒步跋涉、水利灌溉条件简陋肩挑水浇灌水泥池子中种子等考验。令人振奋和深感敬佩的是,所有这些接踵而至的挫折和困难并没有阻止他育种工作向前推进的步伐。1973年,他选育成功的“西红”良种在彝州推广种植面积达到创纪录的10万亩,每亩单产比武定大红谷增产20%,加快了彝州水稻品种改良的速度,促进了粮食生产稳步向前发展。1971年以来,在邓有成的主持带领下,楚雄州水稻新品种选育规模逐年扩大。在加强选育和开发适宜冷凉地区广泛种植的水稻新品种工作的同时,他带领团队积极开展适宜于楚雄州中海拔地区推广种植的新品种选育工作。进入80年代,他带领水稻育种组的全体科研人员相继育成了楚籼一号、二号等近30个楚粳系列水稻优良品种(楚粳系列编号已达楚粳30号)。其中,水稻新品种“楚粳香1号”、“楚粳23号”、 “楚粳24号”、 “楚粳26号”、 “楚粳27号”获得了国家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的授权保护。邓有成和他的同事们引进和选育成功推广的“西红”、“楚粳”系列水稻优良品种,为楚雄彝州乃至云南省中海拔地区粮食生产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除了自己坚守在科研第一线外,邓有成同志也重视对后继者的培养。在他的后继者中,对全国粮食生产有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李开斌是佼佼者。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也是令邓有成最为欣慰的事情。1977年12月,李开斌从农业学校毕业后,分配到州农业科学研究推广所从事“楚粳”新品种选育研究工作。在这里,他遇到了恩师邓有成先生。李开斌吃苦耐劳、严谨认真的精神打动了邓有成。从李开斌身上,这位40年来致力于水稻育种工作的老人,看到了“楚粳”系列水稻发展的新希望。邓有成同志欣喜地将李开斌确定为自己的继承人,并将自己所学知识和技术全部传授给他。李开斌非常好学,刻苦钻研,工作起来常常废寝忘食。邓有成先生很关心他,看他不是泡在温室里,就是在试验田里,到了吃饭时间宿舍里依然是冷锅冷灶,就经常带他到自己家中吃饭,把他当成自己的儿子一样对待。在这里,李开斌认识了邓有成先生的女儿,也就是后来成为他妻子兼团队成员的张天春。
“一家两代三个人,就只做了一件事情。”谈起他们家的事情,几乎所有的人都这样感叹。毛主席曾经说:“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这句话也可以引申为人做一件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只做同一件事。的确,邓有成全家只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水稻育种。对于这个艰辛的工作,邓有成坚持了50多年,周而复始,年年如此。
邓有成主持和后继者选育的楚粳系列水稻优良品种具有适应性广、抗病性强、丰产性好、米质优良的特点,深受我省中海拔稻区广大农户的喜爱,不仅在我省中海拔地区广泛种植,而且与我省毗邻的四川、贵州等地也有较大面积的推广种植。楚粳3号还被引种到南美的波利维亚、非洲的卢旺达等国家。楚粳也因此而成为了享誉省内外的优良水稻品种,楚雄也成为了出名的水稻良种生产供应基地。据云南省种子公司的不完全统计,从1982年至今,楚粳系列水稻优良品种累计推广面积已达2704.53万亩,约占省内中海拔地区同期水稻种植总面积的20%。在省区试验中,经审定合格的楚粳系列品种,平均每亩比对照种增产稻谷43.19千克,全部种植面积共累计增产11.7亿千克。按1996年全省合同价每千克1.52元计算,新增产值17.76亿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楚粳系列水稻优良品种大面积推广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列为的重大农业科技项目之一,这是对这一品种的充分肯定。
随着邓有成主持水稻新品种选育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楚雄州农科所农业科研综合实力也逐步增强,“在七五”期间全国农业科研院所综合实力评估中被评为“地区级优秀单位”,名列省内第一,受到了国家农业部的表彰和奖励;“八五”期间评估,在全国639个地市级科研单位中名列第17名。在楚雄彝州这片神奇美丽的土地上,邓有成同志默默耕耘了数十年,为农业科学研究事业的向前发展写下了壮丽的篇章。他因对农业科学研究事业作出突出贡献而进入了知名专家、学者行列,受到同行们的钦佩。他的工作得到了国务院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献身于科学,追求真理的道路却是永无止境的。从邓有成走过的辉煌人生历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他在自己平凡的工作中,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曾经历过的风风雨雨。处变不惊、临危不惧,在时代风起云涌之时也能凭借自己对科学事业执着追求的坚强毅力,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坚守于科学探索的前沿,这就是邓有成能创造云南省地州级农业科学研究事业一大奇迹的重要原因。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使这位知名专家即便在年逾古稀之时,也始终坚持行走在他所热爱的希望的田野上。无论是清风拂面的清晨,还是烈日中天的正午,或是夕阳离去时的黄昏,在农科所的基地上、在温室中或是在广阔的田野里,仍能经常看到他在为水稻新品种的选育、开发应用和事业向前发展,奉献自己晚年的光辉和余热的忙碌身影。
如果说人生如日中的集市,那么邓有成从喧嚣的集市中采集到的是那份能远离喧嚣、甘于寂寞、淡泊名利、献身科技的进取精神;如果人生如一年的天时有四季之分的话,那么邓有成曾经历过冰冷、苍凉的冬天,然后又在春天播下希望的种子,经历辛勤耕耘的夏天而迎来硕果累累的秋天;如果说人生如大海中的一次远航,那么邓有成曾是一位孤独的远航者,驾驶着自己的探索之舟,曾领略过汹涌澎湃的波涛,进而驶进宁静的港湾不再漂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