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20 阅读数:7680
周鸿,女,1946年1月出生,云南省昆明市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968年毕业于昆明农林学院林学系林学专业(本科);1982年获云南大学植物生态学硕士学位。1993年11月至1994年11月国家公派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1998年5—8月和2002年5—8月两次赴俄罗斯莫斯科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现任云南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中国森林风景资源评价委员会委员、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环境专业委员会委员。
周鸿
2007年,周鸿教授主持的“人类生态学理论与实践”获云南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一等奖。在项目评审中,有三位院士在内的7位专家一致认为:周鸿的人类生态学研究“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为中国的人类生态学作出奠基性的贡献”。2009年,周鸿教授所开的课程《人类生态学》被评为国家级素质教育精品课。2013年7月,由中国科学院李文华院士在他主编的《当代中国生态学研究》巨著《可持续发展生态学卷》中这样评价:“在我国,真正对人类生态学进行系统专题研究的学者则始于云南大学周鸿教授,她是我国人类生态学研究最早的学者之一,在人类生态学理论与实践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对中国的人类生态学做出了奠基性的贡献。”“周鸿教授在经典生态学的基础上创新出人类与环境辩证统一关系的人类生态学理论体系。”
说起来,周鸿生自世代书香,是“名门之后”。周鸿从小就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对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都有浓厚的兴趣和爱好,中学的同学们称她为“才女”。1964年7月,周鸿高中毕业参加高考,成绩相当优秀,被爱才的昆明农林学院院长彭少彭慧眼相中。彭少彭院长认为周鸿同学是一位难得的、可以造就的人才。因此,周鸿被录取到昆明农林学院林学系林学专业学习。那时昆明农林学院林学系有一批全国知名的专家教授如徐永椿、任伟、薛纪如、杨元昌等。在这样一批优秀的老师的指导下,她十分热爱自己所学的林学专业,学习刻苦努力。
1968年秋,周鸿从昆明农林学院毕业分配到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农场当“学生兵”。在严格的军事训练和超强的体力劳动中,她的意志磨炼得更加坚强,增强了战胜困难的信心。1970年春,在部队农场锻炼的“学生兵”再次分配工作,周鸿被分配到昆明冶金械机厂当了两年工人,后到昆明市轻工局做过统计员,在工业办公室任过的宣传干事。
周鸿热爱所学的林学专业,无论在部队农场锻炼,还是当工人和在机关工作,她都忘不了她所喜爱的林学专业。在军训、劳动、工作之余,她都会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学习俄语和林学专业的书籍。功夫不负有心人。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后,当时云南西南林业大学前身)不少从北京林学院来的教师先后调回,学院十分缺乏老师。经云南省教育委员会批准,云南林学院通过考试向社会公开招聘教师。周鸿知道这条消息后,报名参加考试,并以高分进入云南林学院,教授本科生的《树木学》。那时,这门课程没有教辅员。每次课前,当任助教的她一大早就背着一个马口铁皮制的大标本箱、手拿高枝剪,上山为学生准备新鲜标本,保证上课时每个学生桌子上有授课需要的代表科、代表属、代表种的有花或者有果的枝条。这对于一位女教师有多麽不容易!至今,1978级学生们对此事记忆犹新。后来周鸿离开西南林学院的时候,还为学校标本室留下 了100份精心制作的植物标本。
1979年,周鸿报考云南大学生物系研究生,以高分成绩被录取,师从我国著名的生态学家曲仲湘教授学习植物生态学。在读研究生期间,她抓紧时间博览群书,这为她日后从事《生态学》、《人类生态学》的教学和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82年6月,周鸿从云南大学生物系研究生毕业,以优异的成绩留校任教。在教学工作中,她先后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植物生态学》、《普通生态学》、《人类生态学》、《文化生态学》等课程。周鸿教授是一位对学生热情而负责任的老师,无论是上本科学生的课,还是上研究生的课,她都是经过认真备课以后才走上讲台。在课堂上,她富有激情、带有磁性而动听的声音生动地向学生讲授“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危机与人类态度”,讲授“绿色文化”、“绿色文明可持续发展”等,在为学生提供广博知识的同时,还用自己心灵的火种去点燃学生的灵魂。一位学生在谈起周老师时说:“我原以为,女科学家的世界除了实验室,就是厚厚的书本,连天空也是灰色的,既压抑又呆板。真没有想到,周老师的课让我们看到她的生活里有天空,有大地,有小溪,有生机盎然的绿色世界。她把对大自然的爱心以理性的思维传授给我们。我们也要像周老师一样用心爱大自然,爱我们周围的环境。”周鸿教授1985年在全国率先开设《人类生态学》选修课以来,累计已有3800人选修,成为云南大学最受学生欢迎的选修课之一。她所指导的5位博士研究生,毕业后工作出色,有4人都已经晋升为教授。
多年来,周鸿教授把课堂扩展到社会,走遍了中国的山山水水,考察研究生态环境,出版了《生态学的归宿——人类生态学》等专著14部,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科技日报》、《云南日报》、《昆明日报》、《春城晚报》发表生态科普散文、生态随笔、生态文艺等文章200余篇。她担任第二届、第三届中国森林风景资源评价委员会委员期间,不畏艰苦,跋山涉水,考察了云南、贵州、四川、广西、福建、青海、湖南、山东等省的30多个国家森林公园申报地,连续10年参加了国家森林公园的评审工作。对于年过半百、腹部曾经做过5次手术的女教授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如果没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坚强的毅力,是难于胜任及完成评审工作的。她曾经出访过俄罗斯、意大利、澳大利亚、加拿大、墨西哥、印度、日本、英国、美国等国家,与这些国家的生态学家、人类生态学家进行学术交流,先后出席国际学术会议30余次并作学术报告。她在国际上首次提出“绿色文化”理论,并作了全面、系统的论述。她指出,绿色文化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文化。她说,在人类文明的历史上,曾经有过许多消失的文明,包括巴比伦文明、地中海的米诺斯文明、腓尼基文明、玛雅文明、撒哈拉文明等等。一些历史学家把上述古代文明消亡的原因归咎于战争和统治者的荒淫,而很少注意到与文明相应存在的生态环境。实际上,文明是人类在保持与环境平衡的前提下不断导致进步的一种状态。古代战争往往是以争夺土地和土地上丰厚的自然资源为目的,战争不可能把一个辉煌的文明全部销毁。而真正使一个古代辉煌的文明彻底消亡的原因是支撑这个文明的自然资源的彻底破坏。当然,战争和其他诸多的因素,可以加速支撑文明的环境资源的耗尽。历史学家们长期无法全面解释古代文明消亡的根本原因,长期困惑历史学家们的难题,被周鸿教授解决了。这是周鸿教授对人类生态文明史的贡献。
周鸿教授是我国最早研究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的学者之一,1997年,她出版了有关专著,还在《光明日报》理论版、《人民日报》理论版等全国有影响的报刊和学报上发表多篇关于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的论文。2008年4月8日,《光明日报》理论版特约全国三位学者诠释生态文明。周鸿教授的论文《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占据了整张报纸的上半版。她还先后应邀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同济大学以及台湾的中山大学等多所大学讲学;并在浙江、福建以及多个省市成功开办了生态文明讲座。2013年5月18日,她应邀作为嘉宾出席“加强国际合作,共建生态文明”第二届太湖文化论坛并作报告。这是一次国内外政要和著名科学家出席的高规格会议,由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致开幕词。周鸿的报告得到与会代表的好评。2013年10月26日,周鸿教授又参加了在杭州召开的中国老教授协会举办的《生态文明建设——环保· 园区·教育》专家论坛,并在大会上作了“生态文明、生态文化传统与生态教育”为题的报告。她为我国人类生态学的发展和生态教育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周鸿教授认为,一个科学家最可贵的特质不仅在于拥有的知识,而且在于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对人类的关爱。生态学家最重要的任务是预言,而不是等问题成堆才去解决。生态问题往往是不可逆的,人类生态学研究都是前瞻性的研究。中国虽然有“天人合一”这一朴素的人类生态学思想,但从现代人类生态学角度看,中国这方面的研究起步则相对较晚。20世纪80年代以来,马世骏、曲仲湘、夏伟生、周纪纶等老一辈生态学家,对中国人类生态学的研究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在我国,对人类生态学进行系统专题研究的学者则始于云南大学,周鸿教授是我国人类生态学研究最早的学者之一。1987年她撰写出版第一本国内生态学专著《生态学的归宿——人类生态学》(该书获第三届中国图书奖一等奖)后,又先后出版了《环境美学》(大陆出版后,作为海峡两岸优秀图书交流,台湾出版繁体字版本)、《文明的生态学透视——绿色文化》、《人类生态学》、《生态教育》(莫斯科出版社,俄文版)、《走近生态文明》等14部专著,发表了90多篇论文。她率先开出的《人类生态学》课程,2009年被评为教育部素质教育精品课;她编著的并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于2001年出版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材《人类生态学》,得到同行们较高的评价和肯定。
1997年至1998年,周鸿教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两项研究项目“城市园林公墓的生态建设”(1997年)和“中俄城市园林公墓生态建设比较研究”(1998年)。她先后对云南、上海、江苏、陕西、深圳等省、市的城市公墓和当地的殡葬改革进行考察;还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到俄罗斯、法国、芬兰、澳大利亚等国实地考察城市园林公墓,如俄罗斯的莫斯科新圣女公墓(又称名人公墓)、圣彼得堡(前苏联的列宁格勒)的皮什卡诺夫斯基公墓、法国巴黎的拉雪兹公墓、澳大利亚的悉尼北郊公墓和泰国的盟军公墓。在考察了大量国内外城市园林公墓并作出定量研究的基础上,她提出这样的见解:城市园林公墓的生态建设是中国传统风水文化的政策导向,是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重要方面之一。生与死,人类永恒的主题。墓园,是人生的终极之地。“生如客,死如归”,人的一生都在追求美好的环境,人又是文化的载体,那么,作为人的归宿之地的墓园,应该如家园一般美好,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甚至应成为生态文化博物馆。城市人口死亡带来的环境问题是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研究课题,特别在我们这个人口已达到老龄化的城市,殡葬的生态改革已刻不容缓。中国现有的公墓基本上是水泥和石料公墓,虽然加以植树绿化,但随着城市的扩大,环境后患无穷。加之经济利益的驱动,墓地规模越造越大,造成土地的巨大浪费,并且青山白化,严重影响城市的自然景观。城市园林公墓的生态建设是我国殡葬改革和国土整治中的新事物,是对我国“入土为安”的殡葬传统文化的正确导向,节约土地和荒山的生态修复及城市景观建设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城市园林公墓的生态建设应通过传统风水文化政策导向,发扬中国生态文化传统,还地球一片青山、造一派新的人文景观的生态理念,在城市倡导树葬公墓和草坪公墓,建设公墓应突出艺术性和文化性。在农村则应推广遗体深埋的种植园公墓。
在此这后,周鸿教授又相继主持了“云南少数民族神山森林与保护小区管理研究”(2000年)、“中俄森林文化与生态教育比较研究”(2002年)、“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生态适宜度研究(2005年)”等3项人类生态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这些研究工作“既传承了经典生态学方法,同时把人类生态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进行了较好的结合,应用人类生态学的理论,在与我国国计民生和可持续发展有重大关系的方面进行了开拓性的实践工作,独具特色。她还就建立了云南少数民族神山森林级生态保护小区生态建设GIS管理系统,提出了包括生态体制建设,生态工程建设和生态产业建设以及生态伦理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建设的内涵;提出包括生态善美观、生态良心、生态正义、生态义务的生态道德构成。她领导的博士生团队还建立了中国乡村生态旅游生态适宜度的指标体系,开展了中国中草药道地性的生态学分析、区域生态资产评价、生态适宜性城市研究、亚高山退化森林生态特征及生态修复对策等多项有益的研究工作。她杰出的工作和学术成就,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中国科学基金》、《人民日报》、《科技日报》、《中国妇女报》、《春城晚报》等媒体对她作过大篇幅报道,中央电视台、云南电视台曾对她作过专访。
周鸿教授从教30年来,在《生态学》、《人类生态学》的教学和科学研究方面辛勤耕耘,硕果累累。她先后获中国图书奖一等奖1项,全国科普作品三等奖1项,云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云南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云南省社会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云南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云南大学伍达观教育基金第二届优秀教师奖先进奖1项。2000年获中国环保最高奖地球奖环境教育奖,2012年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森林公园发展30周年——突出贡献个人”荣誉称号,2013年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以表彰周鸿教授为云南省和我国“人类生态学”领域的教学、科学研究方面所做的开拓性突出贡献。
她对母校的寄语:感谢母校培养了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周鸿著,走进生态文明[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0.,p1-48
2、李文华主编.,中国当代生态学研究(可持续发展生态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p93.-105
3、周鸿.生态文明.生态文化传统与生态教育.见中国老教授协会《生态文明建设——环保.园区.教育》专家论坛(浙江杭州)论文选编,2013,p59-62
4、吴然,追求大写的绿字, 人民日报,2001年2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