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20 阅读数:17086
王昆华,女,汉族,1960年1月出生,云南省蒙自县人,199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1982年毕业于云南农业大学畜牧兽医系兽医专业(本科),获学士学位。曾任云南省种羊场兽医、东川市畜牧兽医站化验室主任、东川市畜牧兽医站副站长、昆明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党支部委员。现任昆明市动物预防控制中心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2012年获昆明市农业局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王昆华
1982年7月,经过大学四年紧张、有序、正规、系统的基础理论及专业课程的学习与训练,王昆华同学带着老师和母校的嘱托,服从国家分配,到云南省畜牧局直属种羊场(场址在寻甸县天生桥)工作,由一名学子成为一名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当她随省畜牧局领导一路风尘到达目的地——云南省种羊场时,作为种羊场建场以来分配到羊场工作的兽医专业毕业的第二位女大学生,她受到了场领导和同志们的热烈欢迎和热情接待。她勇敢地面对艰苦的环境,积极投身于工作。她从场技术科整理资料工作开始,到种羊场所属养猪场参与猪场的饲养管理工作,再到羊二队从事兽医工作的过程中,她深深体会到书本与现实、理论与实际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为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邓斌才老场长和李维游、和林芳等老师的关心指导下,在赵开典和杨士林师兄的帮助下,她不怕脏、不怕累,扫猪圈、进羊群,虚心求教,从打针、投药做起。她认认真真、一步一个脚印地工作,逐步达到得心应手地把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能独立完成羊队全年兽医防疫、驱虫、疾病诊断与治疗等综合防治计划的实施。此外,她还积极参与全场布氏杆菌病、寄生虫病的检测、防治和研究工作。工作不到两年,她就根据工作实际情况,提出了“改进环境卫生,减少疾病,增强羊只抗病能力及过冬能力”的建议报告。该报告得到场领导和羊二队领导的一致好评。
1984年10月,王昆华同志调到东川市工作。当时,她可以选择改行,到条件好的单位,但是她仍然选择到东川市畜牧兽医站工作。刚到东川市畜牧兽医站工作时,她跟随站上的老同志从事市场动物检疫。在进行市场动物检疫时,她积极工作的态度和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给畜牧兽医站的站长留下了良好的印象。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东川市畜牧兽医站的化验室已闲置了很长时间。1985年初,经站长的提名,站领导共同研究后,决定由王昆华负责化验室的工作。当站长宣布这一决定后,王昆华同志欣然接受了新的工作安排。由于化验室闲置多年,尘灰厚积,她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和同志们一起将化验室用石灰浆粉刷三遍,把门窗擦洗干净,放置好擦干净的实验桌、椅和柜子,使化验室焕然一新。她发现化验室的仪器设备和试剂均为五、60年代公私合营工厂生产的产品,经过认真整理、归类后,她将还能用的仪器设备,如显微镜及部分试剂留下,将已损坏的仪器设备报废。接着她用了一周的时间查阅相关资料,结合东川市畜牧兽医站的实际情况,认真撰写了《完善和建立化验室基本检验系统计划报告》,提交给站长。站领导同意了王昆华的计划,并划拨了经费。王昆华同志购置了常用的化验室设备和试剂,首先开展了细菌学检查、寄生虫学检查、血液、尿液和粪便常规检查,以及常见毒物的定性检验。于1990年又增加了凝集反应试验、琼脂扩散反应试验、血凝和血糖抑制试验、补体结合反应试验等检测项目;1996年建立了酶标记抗体技术检测系统,使化验室检验功能日臻完备,并在疫病防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85年,东川市发生一种不明原因的猪疫病。王昆华同志亲自到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作临床检查,并将病料带回实验室。她根据检测出猪链球菌的结果,提出防治建议,有效地控制了疫情的发展。1988年,东川市的猪又流行一种以低热为特征的猪病,她又亲临现场,将采集到的病料带回实验室,分离出李氏杆菌,并确诊该次东川市流行的猪病是随四川引进的白仔猪传入东川的。1993年她针对东川市出现断奶前仔猪发生猪瘟的情况,开展了全面抗体监测,据监测结果及当时发病情况,她提出了“常规免疫加一个季度补针法”和“仔猪35-40日龄预防接种猪瘟”的免疫程序,使东川市的猪瘟频发区和断奶前仔猪猪瘟感染的控制取得良好效果。1993年—1997年,她对东川市多个乡镇大家畜发生的多起疾病的原因进行了实验室检验和诊断,检验结果分别为炭疽杆菌、巴氏杆菌和氟乙酰胺中毒所致,经过及时采取综合防制措施,扑灭了疫情,杜绝了氟乙酰胺中毒的再次发生。此外,她还分别为东川市的养猪场(户)发生的猪肺疫、猪瘟,养鸡场(户)发生的鸡巴氏杆菌病、鸡大肠杆菌病作出实验室确诊,及时有效地帮助养猪场(户)和养鸡场(户)控制疫病的扩散,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养殖户的经济损失。1996年,东川市碧谷镇梅子村有几头牛突然发生了不明原因的“猝死症”,镇畜牧兽医站的兽医前往诊治无法确诊,将情况上报到东川市畜牧兽医站。王昆华立即到梅子村,作了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检查。她在实验室对病料进行检验,确诊病原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并拟定出防制方案,再次亲临梅子村指导治疗。在乡、村兽医大力支持及农户的配合下,较好地控制了“牛猝死”病的扩散。日后连续两年开展追踪调查,东川市碧谷镇未再发生“牛猝死症”。
在完成动物疫病实验室诊断工作的同时,她还积极完成站领导交给的其他任务,开展畜禽疾病调查并撰写报告,如《云南省寄生虫区系调查》(1985-1986年)、《东川市畜禽疫病普查》(1986-1990年)、《云南省猪球虫病病原调查》(1990年)、《东川市鸡、兔、羊球病原调查》(1991-1992年)、《东川市牛肺疫普查》(1995年)、《东川市禽流感普查》(1995—1998年)、《东川市马鼻疽监测》(1998—1999年)等。此外,她还完成了《东川市畜禽疫病志》的编写和消灭牛肺疫材料的撰写与申报工作;为东川市农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函授班讲授生物化学。她的敬业精神和诊断畜禽疫病的水平得到了站领导和群众的公认和好评。她参加的《东川市畜禽疫病普查》获云南省畜牧局畜禽疫病普查三等奖,在《云南畜牧兽医》等杂志上发表文章5篇,如猪李氏杆菌病在东川发生一文刊登于《云南畜牧兽医》(1988年第4期)上。由于工作敬业,成绩突出,她先后获得云南省畜牧局先进个人、云南省畜牧局先进工作者、东川市先进个人、东川市科协积极分子等荣誉称号和奖励。她先后由助理兽医师晋升为兽医师、高级兽医师。1997年4月,经党组织批准,王昆华同志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王昆华同志担任东川市畜牧兽医站副站长,从事畜牧兽医行政工作,她肩上负起了更大的责任。她虚心向老领导请教学习,边学边干,参与制定全市以“种、料、管、防”为主要内容的畜牧兽医科技推广计划和措施,并组织实施,监督落实,保证了东川市1997年1998年畜牧生产水平有较大的提高,使1998年东川市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由1996年的21.6%提高到35.9%。
2003年1月作为人才引进,王昆华同志从东川兽医站调到昆明市畜牧兽医站工作。她一到昆明市畜牧兽医站,就接受了将昆明市畜牧兽医站附属宠物医院办成昆明市第一流的宠物医院的任务。为了完成这一任务,王昆华同志到中国第一流的宠物医院——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院访问学习了一个月。她珍惜难得的机会,冒着严寒在每一个科室轮转学习,虚心向科室的老师请教,认真对每一个来诊病犬、病猫进行诊断。学习结束后,她认真地把学习到的先进管理观念,诊疗技术及了解到的医院必备的设备情况等,与自己医院的实际和现状结合起来,综合考虑,撰写了《将昆明市畜牧兽医站附属宠物医院办成昆明地区第一流宠物医院的建议与措施》的报告。报告经院领导批准实施,经过王昆华同志和她的同事们的一致努力,昆明市畜牧兽医站附属宠物医院顺利改造完成并正式对外营业。现在该宠物医院已成为昆明地区一流的医疗水平、一流服务,群众信得过的宠物医院。这其中也包含有王昆华同志的心血和劳动。
王昆华同志和她的同事到
明波兽药市场检查工作
2003年底,王昆华同志服从组织安排,她又被调去管理昆明市及所属各县、区动物医院、兽医院、宠物医院的管理工作。她把在昆明市畜牧兽医站附属宠物医院的改造建设成功的经验和先进的管理理念用于管理昆明市及所属各县、区的动物医院(诊所)的实践中。她和她的同事们制定了《昆明市动物医院开办应具备的条件》、《动物诊疗许可证的办理与年审》等文件,并交昆明市农业局批准后执行,也为云南省其他地区的动物医院的管理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模式。
2004年昆明市所辖的官渡、呈贡等县区的养鸡场发生疑似禽流感的疫病,当疫情报到昆明市畜牧兽医站时,站领导十分重视。受站领导委派,王昆华同志自始至终坚持战斗在第一线,在疫点、疫区钻鸡棚、进鸭舍,仔细进行流行病调查,认真检查病禽和解剖发病病禽,准确判断病理变化。她根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检查所获取的症状和尸体解剖的病理改变,做出了初步诊断,是禽流感。她根据收集到的第一手疫病情况资料整理编写出《禽流感防治简明手册》(昆明市畜牧兽医站禽流感普查与防治技术培训教材),供昆明市所属各县、区畜牧兽医科技人员使用。此外,她在扑灭禽流感疫情的工作中能及时进行总结,提出县区的疫病发生情况用坐标式空间分布表示,这样可以保证昆明市禽流感扑灭领导小组的领导们随时掌握各地疫情的动态变化情况,能及时对各地做出正确的指示,这样对于尽快扑灭疫情和防制新疫点的发生起到重要的作用。在省、市禽流感扑灭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下,昆明市及所属各区、县畜牧兽医战线上的广大职工的艰苦奋战,并得到全社会的共同关心和支持,昆明市发生的禽流感疫情在短时间内得到了有效控制和扑灭,取得了昆明市扑灭禽流感战斗的胜利。她为昆明地区扑灭禽流感作出应有的贡献。
2005年,根据单位工作调整,王昆华同志进入一个新的工作领域——兽药饲料监测管理工作,她担起了兽药饲料业务室负责人的担子。作为科室负责人,她认真、缜密、守纪、规范履行职责,从2005年至2012年的7年中,组织完成抽检兽药1362批次,抽检饲料1086批次的工作,做到无差错、无事故。她和同事们紧密配合和共同努力,保证了单位通过了云南省技术监督局、省农业农村厅组织的对昆明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资质认定的评审。她自己同时实现一个飞跃,即在几年的兽药饲料监测管理工作中,把畜禽疾病防治与兽药、饲料的科学合理使用进行有机联结,于2010年编著出版了52万字的《兽药临床合理应用指南》一书,供同行和从事兽医临床工作的兽医科技人员使用,共同为绿色、健康养殖发挥余力。此外,她还编著出版了《猪病防治100问》,与他人合编出版了《动物冠状病毒病》等书。
王昆华同志到昆明畜牧兽医站工作以来,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她积极参加畜牧兽医方面的科学研究。她主持和参加科学研究项目5项,获科技成果奖4项,其中《高产优质奶山羊良种高效繁育示范》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全面实施强制免疫综合措施防制牲畜重大疫病》获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农业技术推广二等奖,《山羊痘的诊断及预防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得昆明市科技进步二等奖,《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技术》获得昆明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她还在《上海畜牧兽医通讯》、《陕西农业科学杂志》、《云南畜牧兽医》等期刊上发表猪肺疫的诊断与治疗等论文十余篇。
王昆华同志在工作中既当学生,也当“先生”。在多年的工作中,她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的知识、技术和经验传授给基层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和养殖户,共计培训人员3884人次,培养指导中高级科技人员185人次。
作为云南省畜牧兽医学会和云南省专家协会会员,王昆华同志十分关注动物养殖污染的处理和绿色、健康养殖事业,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动态。她积极参与建言,先后撰写了对养殖业粪便污染综合治理、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畜牧业的生力军等多篇文章,并获得学会和协会的优秀奖,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畜牧业的生力军》一文还被云南省科协收载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论文集。由于她在昆明市畜牧兽医站工作中,成绩突出,于2012年12月由高级兽医师晋升为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2012年6月昆明市农业局党委授予她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以表彰她为昆明市畜牧兽医事业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承蒙杨志康高级兽医师和郭成裕教授提供宝贵资料和指导,特此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