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校友风采

杨家秀

2022-09-06  阅读数:6358 


校友简介


家秀,男,汉族,1963年4月出生,云南省通海县人,中国工商联合会会员。1984年7月毕业于云南农业大学畜牧兽医系畜牧专业,本科。获学士学位。现任云南通海杨氏天然产物有限公司董事长。曾任云南省澄江县商务局种鸡场生产技术副场长。1987年7月30日辞职下海,寻求自主创业。1994年2月自主创办通海富仁饲料有限公司,任董事长。兼任玉溪市工商联合会第二届参政议政委员会委员、通海县鼓励创业“贷免扶补”创业导师。当选为玉溪市第一届人大代表、通海县第七届政协常委、通海县第十三届人大常委。

杨家秀同志所创办的企业被评为通海县杨广镇“乡镇企业工作先进单位”、云南省“创新科技工作先进企业”、“‘重合同、守信用’先进单位”、玉溪市“优秀私营企业”,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省级龙头企业,获农业部“全面质量管理达标证书”,并被编入迎`99世博会编纂的《知名企业展示》。



杨家秀





激扬智慧,自主创业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文革”十年浩劫刚刚结束的中国在各个领域进行了系统的拨乱反正,国家开始尝试改革开放。

高考的恢复是那个时代的头等大事,是无数莘莘学子获得圆大学梦机会的时代。

那个时代的大学毕业生真可谓“天之骄子”,国家实行统招统分政策,每个人都有就业保障,每个人都有终生无忧的铁饭碗。那时的中国尚处于计划经济时代,国有经济占据国民经济的绝对主导地位,同时国家开始允许发展作为国民经济补充成分的个体经济,提倡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但那时的大学毕业生一心向往的是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铁饭碗,安于每月领取那份有保障的薪水,敢于打破铁饭碗自主创业的大学生真可谓凤毛麟角。

然而,1984年7月毕业于云南农业大学畜牧兽医系畜牧专业本科的杨家秀,在端了三年的铁饭碗之后,不甘平淡的他于1987年7月30日毅然决然地丢掉铁饭碗,从通海县畜牧兽医站辞职下海,成为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倡导改革开放,允许个体经济发展以来,云南省众多大学本科毕业生中敢于率先丢掉铁饭碗、单枪匹马下海、白手起家、自主创业的人。他开始了颇具传奇色彩的创业生涯。

1987年8月,杨家秀应丽江县畜牧局的邀请,凭借他此前在澄江商务局种鸡场工作期间积累的一系列娴熟的养鸡技术和管理经验,到丽江县畜牧局任新组建的种鸡场场长。当时,这个种鸡场已经创办了三年多,前身隶属于丽江县金山乡的一个乡镇企业。由于缺乏人才、缺乏技术,所饲养的鸡死亡率很高,鸡场连年亏损,已经停业,濒于倒闭。后来经政府部门协调后,连同已经停产的一个养猪场一并转由丽江县畜牧局管理经营。杨家秀在丽江县畜牧局领导及派往鸡场工作的相关人员的支持和配合下,经过一年零四个月的精心管理和经营,到1988年11月底,鸡场扭亏为盈,猪场全面恢复生产,养猪数量达300多头。在此期间,杨家秀帮助鸡场架设了一条进行正常生产经营急需的高压输电线路,指导鸡场进行了厂房改造,帮助该场从北京引进了必要的种鸡饲养笼、种蛋孵化机、育雏育成设备,并亲自动手安装调试,手把手地把他所掌握的养鸡设备操作、种鸡饲养、种蛋孵化、育雏、育成、产蛋鸡饲养、肉鸡饲养和疫病防治等多项关键技术及生产管理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在鸡场工作的其他同志,为丽江县畜牧局培养了多名技术骨干和管理人才,为丽江的养殖户提供了上万只鸡苗和育成鸡,促进了丽江养禽业的发展,为当地畜牧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受到了丽江县畜牧局领导的高度赞扬,并授予了他一面“无私奉献,誉满玉龙”的锦旗。

1988年12月,杨家秀从丽江回到通海,与其他两个合伙人创办了民营科研机构“通海饲料研究所”,任副所长,研究并生产销售鹌鹑、蛋鸡、肉鸡和猪的配合饲料。为了搞好营销工作,他多年一直坚持亲自携带放像机、彩色电视机、高音喇叭、养殖技术录像带和科普资料等深入到通海县及几个邻县的很多村寨,面对面培训指导广大农户进行科学养殖上百次,为促进广大农民进行科学养殖、增收致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杨家秀同志在工作中


1994年2月,杨家秀在通海县杨广镇自主创办通海富仁饲料有限公司,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吴楚林任技术副总经理,杨绍昌任生产副总经理。通海富仁饲料有限公司集饲料科研、加工销售和畜禽、水产养殖等技术开发、示范、咨询、培训和服务为一体,占地面积10余亩。截至2012年11月,公司资产总额达1153万元,固定资产达760万元;有员工56人,其中大中专以上学历9人,占员工总数的16.07%,高中以上学历的20人,占员工总数的35.7%;企业拥有现代化的万吨级饲料生产成套设备,年生产能力4~6万吨,化验设施及设备齐全。公司生产“富仁”、“滇宝”两个品牌的猪、鸡、鸭、鱼、鹌鹑五个系列共40余个品种的配合饲料、浓缩料和复合预混料,产品销售市场除玉溪辖区外,还曾经幅射到云南省红河州、文山州、西双版纳州、楚雄州、大理州和普洱、丽江、保山、昆明等地区的80余个县(市)。公司经常派技术人员到全省各地培训并指导养殖户进行科学养殖和畜禽疫病防治。由于公司的产品质量过硬,饲养效果良好,赢得了广大用户的好评。在郑州举行的首届中国饲料工业博览会上,富仁饲料有限公司参展的全部产品都被评为质量信得过的产品。公司为促进云南畜牧经济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多次获得各级政府授予的奖励:1995~1998年连续四年荣获通海县杨广镇“乡镇企业工作先进单位”称号;1995~1997年荣获云南省“创科技工作先进企业”称号;1996年荣获通海县人民政府“‘重合同、守信用’先进单位”称号;1997年荣获玉溪市“创管理工作先进企业”称号;1998年,公司产品在省级产品质量奖评选中被评为质量信得过产品和优质产品,在行业产品质量全国统检中,被抽检产品的所有营养及卫生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获得质量合格证;1999年3月获得农业部“全面质量管理达标证书”,4月荣获玉溪市“优秀私营企业”称号,并被编入迎`99世博会编纂的《知名企业展示》。




迎难而上,开拓创新

值得浓墨重彩书写的是杨家秀同志的云南通海杨氏天然产物有限公司的创业史。这还得从杨家秀同志的富仁饲料有限公司兼并云南通海天然色素厂说起。

云南通海天然色素厂是由通海县科委、科协于1996年9月创办,1997年1月建成投产的集体企业。该厂开办的初衷是引进昆明一所大学的工艺技术,以通海种植历史悠久的红皮红心萝卜(本地俗称“红萝卜”或“紫萝卜”)为原料,加工食用天然色素萝卜红销往全球市场。但是,该厂从初建就面临着技术和市场都不成熟的潜在难题,特别是由于引进的工艺技术不成熟,脱除不了萝卜红色素产品中的异臭味,溶解性也不够好,产品质量远远不能满足国内外客户的要求,产品滞销,工厂停产,企业连续两年亏损,拖欠近一年的职工工资,负债累累,面临破产。

为了发挥通海种植红萝卜历史悠久且资源丰富的优势,响应省委、省政府绿色经济强省、变云南的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的号召,同时也为了拯救濒于破产的云南通海天然色素厂,以杨家秀为法人代表的通海富仁饲料有限公司于1999年1月兼并了云南通海天然色素厂。2003年3月,“云南通海天然色素厂”更名为“云南通海杨氏天然产物有限公司”,杨家秀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吴楚林任副总经理。同时,还与国外合资组建了“云南稻田香精香料有限公司”,使公司对国际市场的开拓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食用天然色素的生产技术门槛很高,正如国内一位知名专家所说:“生产食用天然色素看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懒人做不了,好人不愿做。”一些生产食用天然色素的技术难题,即使是建厂已有很多年的老企业也久攻不下。近些年涉足食用天然色素行业的一些生产企业均是举步维艰。尤其是萝卜红色素,虽然是众多天然色素中红色色调最正、耐光耐热性较好的食用天然色素,但是萝卜红色素(包括甘蓝红色素)特有的异味脱除更是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困扰食用天然色素行业的一个长期未能攻克的世界性难题,致使萝卜红色素的生产销售和应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从九十年代开始,云南、山东、湖北、江苏、重庆等多家企业和研究机构都在生产销售萝卜红色素,但都因不能有效解决萝卜红色素异臭味脱除的技术难题而先后减产、停产,甚至倒闭。这一情况在国外也存在。

兼并云南通海天然色素厂之后,根本解决萝卜红色素异臭味脱除的难题,尽快步入正常生产经营的轨道成为杨总经理的当务之急。为此,杨总经理根据有关信息多方寻找国内外的许多专家咨询请教,但得到的答复都使他失望。在求路无门的情况下,杨总经理毅然决然地回到寻求自主解决问题的道路上。经过一番精心策划后,杨家秀同志带领员工围绕解决萝卜红色素脱臭和溶解性不好的问题,对工厂原有的设施设备进行了一系列的革新改造,同时购置了一些新的生产设备和化验设备,并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了技术攻关上,往往是“白天抓生产管理,夜间搞技术攻关”,经常干到深夜三、四点钟,很多时候甚至通宵达旦,还多次出现48小时连续作战的情况。

十年磨一剑,跃上新台阶。经过十多年卓有成效的努力,技术攻关逐年取得明显成效,杨氏天然产物有限公司最终率先攻克了萝卜红色素和甘蓝红色素异臭味脱除这一世界性技术难题,成为十多年以来公司最大的技术创新点。同时,公司员工在杨总的带领下,还先后开展了番茄红色素、紫甘薯色素、栀子黄色素、金银花提取物、绿茶提取物等多种植物提取物和多种食用天然色素的加工、提取和精制技术攻关,成功地把这套产能仅为10吨的老生产线改造成为公司攻克诸多水溶性食用天然色素和植物提取物技术难题的通用设备,创造了全国规模最小、却能生产出比全国其他天然色素企业更多种品种、质量也较好的产品的奇迹。与国内众多的同行厂家相比,杨氏天然产物有限公司生产的多种食用天然色素具有色价高、水溶性好、色液透亮、没有异臭味四大特点。现在,“通海萝卜红”产品已获得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颁发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标志认证,成为我国众多食用天然色素生产企业中获得这一保护标志的第一家。目前,公司已被多家国际顶级食用天然色素企业列为长期合作的合格供应商,产品在欧洲、美国、东南亚(特别是日本、韩国)和国内市场畅销。“通海萝卜红”开始闻名海内外。杨总经理“用通海萝卜红染红全世界”的战略目标正逐步实现。 

十多年来,杨总经理在高度重视新产品开发和技术攻关的同时,也高度重视对国内、国际市场的开拓,指导贸易部工作人员通过多种渠道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有时还亲自带队参加国内外行业展会。为了做好市场营销,公司累计投入上百万元,通过报刊媒体宣传、参加国内外行业展会、建立中英文网站和加强网络营销等办法,在国内外市场开拓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逐步拥有了相对稳定的客户群。从2003年起,杨氏天然产物有限公司先后被全球最大的经营食用天然色素的公司“丹麦科汉森公司”、全球最大的经营食用化工合成色素的公司“美国森馨公司”、全球最大的焦糖色素公司“美国威廉臣公司”、全球最大的生产销售浓缩果蔬汁的公司“法国戴安娜公司”等确定为长期合作的供应商。同时,公司还与国内江苏、山东、广东、上海、北京等地的客户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有了一定的占有率,产品呈供不应求之势。

鉴于公司在国内外市场已逐渐打开,产品供不应求的情况,仅靠过去那条年产仅十吨的老生产线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国际国内市场的需求,因此,2010年,杨总经理多次组织公司高层管理人员认真分析研究国内外市场对食用天然色素的需求状况和公司的竞争力后,以超前的战略眼光和过人的胆识,多方筹措资金,决定在公司现址旁按国际先进标准新建4条年产60吨食用天然色素的生产线,将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进一步扩大,使企业的年生产能力增加到70吨左右,年加工红萝卜、紫甘薯、紫甘蓝等新鲜原料的能力达到30000吨左右,带动云南省内通海、华宁、峨山、新平、玉溪、澄江、元江、石屏、建水、弥勒、邱北、宣威、禄丰、丽江等十多个地县8000~10000户农户种植红萝卜、紫甘蓝、紫甘薯原料10000多亩,使农民增加收入3000多万元,公司年产值达7000多万元。

对于新工厂的建设来说,杨总经理凭十多年抓生产、搞研究、搞管理的经验,既是总设计师,又是总工程师,甚至连很多设备都是自己的公司设计制造安装的。据估算,仅建厂设计费和生产线工艺技术设计费两项就为公司节约1000多万元。新工厂于2010年8月开工建设,设计投入四条不锈钢设备生产线,每条生产线年生产能力为15吨,其中两条生产线已于2012年1月建成投产,使公司的产能增加了三倍;另外2条生产线于2013年年底建成投产。

新工厂的建设使企业的加工销售能力得以大幅提升,为进一步满足国内外的市场需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于公司多年来培养了一批具有技术研发能力、熟悉生产和经营管理的优秀人才,掌握了多种产品的生产加工领先技术,加之各种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销量不断增大,公司逐渐具备了在国内和云南省周边国家具有提供原料、加工食用天然色素条件的地方进行资源整合的能力。2009年以来,公司多次派人到具有资源优势的广西,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气象条件和大量天然色素资源的新疆,非常适宜紫甘蓝的生长丽江等地考察,与当地政府共谋合作发展大计,帮助当地发展天然色素农作物的生产,建立公司的原料基地,同时也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群众增收致富。

今天的云南通海杨氏天然产物有限公司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萝卜红色素生产企业,公司具有自营进出口权,是中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协会的会员单位,也是通海县独一无二同时与数家同行业国际顶级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的出口创汇企业。目前,公司占地面积共2万多平方米,公司注册资金1000万元,总资产达4500多万元;公司拥有职工115人,高中以上学历的占50%;员工100%持健康证上岗。

公司在原料基地建设上按照“一合同、四统一”的模式运行,逐渐形成了“公司+农户+基地”的产业化运行机制;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已从玉溪市的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跃升为云南省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望今后为云南省农业经济的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公司已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HACCP食品安全卫生体系认证、KOSHER-犹太食品认证、HALLA-清真食品认证。多年来,公司严格按照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HACCP食品安全卫生体系的要求,制订了“原料种植规程”、“原料农残控制标准”、“原料收购标准”和“产品加工作业指导书”等一系列标准并认真执行,保证了产品质量和卫生安全,产品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客户的认可,公司在同行业内已处于领先地位。

十多年来,在杨总经理的带领下,公司全体员工持之以恒地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精益求精、高效率、快节奏”的工作作风,秉承“精细加工创杨氏品牌、规范操作保安全卫生、优质服务包顾客满意、持续改进促企业发展”的质量方针,遵循“以质量求生存,以规模求效益,以科技求发展”的企业发展理念,对外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信誉,对内不断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和水平,在企业不断成长壮大的过程中对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公司成立以后,多次获得政府有关部门的表彰奖励,先后被评为“重合同、守信用”单位,先进私营企业,玉溪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市级龙头企业,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省级龙头企业,食品卫生企业A级单位,食品安全示范企业等;2004年由公司承担的“栀子系列食用天然色素提取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项目获玉溪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06年被省科技厅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等。

目前,杨氏天然产物有限公司下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绿色经济强省”的号召,正在朝着进一步做强做大、促进云南省绿色经济发展的目标迈进。


  

校友对母校寄语

32年前,我考入云南农业大学。这是我们第一次伸手触碰梦想的地方,也是我们第一次长出翅膀的地方。4年后我离开了云南农大,进入了社会,是母校为我准备了一副满满的行囊,这里面除了有老师交给我的知识以外,是信念,是友谊,是希望。母校殷心,学子殷情。如果说我在事业上行了千里路,那么,龙泉山下、黑龙潭旁的母校是我迈出第一步的地方,并一直走到今天,在事业上有所成就,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无论我们身在何方,无论我们经受了多少风吹雨打,母校永远是我们灵魂深处的圣地。是您教会了我们诚实宽容,是您教会了我们奋斗拼搏,让我们的生命之舟在岁月的长河中乘风破浪,驶向辉煌与荣誉。

在云南农业大学建校75周年之际,我要衷心感谢母校及各位校领导和曾经手把手、面对面教导过我的各位老师对我的培养与教育。愿母校和老师们继续秉承“开学养正培育边疆民族人才,耕读至诚演绎生物资源优势”的精神与理念,为促进我省经济社会的发展输送更多的人才,谱写更加辉煌的篇章。我还要向我云南农大的同学们致敬,我们在云南农大同窗4年,很多校友成了终生的朋友和同行,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作出了自己的重要贡献。我也希望现在在校的同学们能够珍惜在云南农大学习的机会,耕读至诚,茁壮成长,将来为母校争光,为祖国争光。